作者:蒋 巍(作家,作品获第二、三、四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,第八届鲁迅文学奖)
(资料图)
1
一尊高大雕像,峨冠博带,长衫如飘,在山顶凌风而立。
山下,从阔野深谷中奔涌而来的黄河,惊涛滚滚,白浪滔天,卷起千堆雪。
这气势这景观,便属于司马迁。
雕像为今人所建。是他,但不像他。其相貌和身姿隐含着巨大的历史痛楚,却以铮铮铁骨展现着他永远的精魂。那座山叫梁山,地处司马迁的家乡——陕西省韩城市(汉代称夏阳)。出城北五十里,在古称龙门的地方,沿嶙峋的99层石梯拾级而上,便可见先生矗立山头的伟岸身影:刚直峭拔,神情深沉,目光辽远,手执一卷简牍,仿佛两千多年来一直在那里凝望和沉思。
步入山顶的司马迁祠,前堂供奉着身着红袍、正气凛然的先生塑像。后院一座圆形坟丘,墓基砌有一圈古朴砖饰。不过,此墓并非司马迁的礼葬之处,也没有什么遗物埋在里边,只有一代代朝圣者留下的心迹和怀念。令人称奇的是,坟丘上立有一株气势非凡的古柏,虬枝铁干,五枝分叉,望去如一只巨掌从墓中伸出,擎托着高阔的天空。
史载,此祠初建于西晋永嘉四年(310年),那正是司马氏平息三国之乱后做了皇帝的朝代。写出煌煌《史记》的司马迁虽非他们的先祖,却也是他们的骄傲。此后历朝历代都把司马迁尊为“史圣”,对此祠屡加保护和修缮。北宋宣和七年(1125),这里新建了寝宫、献殿、山门。元明清直至新中国,再到如今的新时代,又有许多壮美的修筑和扩建。如今穿过绿荫如盖的林园,走过排列在山道两旁的历代文化巨匠群雕,直至矗立山顶的司马迁巨型雕像,浩气经天的中华文脉令身心凛然。
2
司马迁生于诗书之家(生卒年不可考),先祖在周朝做过史官,父亲司马谈在本朝亦任太史令。不过那时他的家境并不好,少年司马迁还曾在周边绿地放过羊。后来父亲入朝做官,全家从韩城搬到京师长安,才过上不愁温饱的日子。司马迁自幼天资聪敏,博闻强记。此时,在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领导下,国家进入经济发展、开疆拓土的繁盛时代。父亲忙于修国史,天天披星戴月,伏案疾书。他见司马迁已长大成才,文笔纵横,便命儿子出游天下,寻访搜集各地遗闻古事。时年二十岁的司马迁从长安出发,先西南再中原再东南,其间到过长沙、游过洞庭、登过庐山、去过开封、拜过曲阜。他还特别到汉高祖刘邦以及萧何、曹参、韩信、周勃、樊哙等各位开国元勋的出生地走访了一圈,了解到很多刘项争天下的史实和糗事,比如穷小子刘邦到吕氏豪门骗吃骗喝骗媳妇,韩信为免生祸、宁可钻路人裤裆等等。这些后来都被写进了《史记》。那时汉武帝一定很欣赏司马迁,司马迁出游天下回长安不久,即被封为郎中,还被指派参与了《汉历》的修订。之后,司马迁又被派往巴蜀、滇黔等地,筹划新郡建设,第二年才回朝复命。
3
于今,我们仍能想象当年司马迁埋头写作时的辛劳苦痛。
汉代尚无桌椅,更无纸张,书案边铺上蒲席和坐垫。司马迁只能跪踞而坐,在一片片竹简上执笔蘸墨而书,再用丝线串联成卷。那么写错了怎么办?有了重大修改怎么办?只能重来。随着写作的深入,历史文献、皇家文件和各地资料越堆越多,“书”越写越厚,一捆捆沉重的简牍堆积如“山”,几乎能把司马迁的身影埋起来。
汉武帝天汉二年(前99年),武帝想让名将李陵为出击匈奴的李广利所部护送辎重。但自恃战功显赫的李陵怎么会干这种“助人为乐”的活?他自请率精兵五千,找个风高月黑天,前往突袭匈奴军部以谋大胜。行至中途,突遭匈奴大军包围,而另一路援军迟迟不到。经数日血战,粮尽矢绝之后,李陵不得不选择降敌。听闻此讯,武帝龙颜大怒,群臣也纷纷声讨,唯有与李陵交情深厚的司马迁对其深表同情。他为李陵辩护:“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。提步卒不满五千,抑数万之师,转斗千里,虽古名将不过也。身虽陷败,然其所摧亦足暴于天下,彼之不死,宜欲得当以报汉也。”他认为,李陵一向怀有报国之心,并非真心降敌,他活下来,肯定是想找机会逃回大汉,再寻战机。武帝觉得司马迁说的有道理,便指派另一战将公孙敖前往接应李陵。但因联系不上或行动受制,公孙敖无功而返,却谎报李陵正在为匈奴练兵,以期攻打大汉。武帝震怒,下令诛杀李陵全家。司马迁也因“为陵游说”“妄言圣上”,被定为大不敬之罪,按律当斩。
消息传出,司马迁如雷轰顶。
从太初元年(前104年),司马迁就开始埋头撰写《史记》。就此而死,书未成,事皆废,与蝼蚁之死无异矣。这不仅意味着先后担任太史令的父子身败名裂,一生努力尽付东流,也将给国家民族历史留下永远的空白。
必须活下去!
司马迁心急如焚。后来他在给好友任安的信中写道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”再想到历史上那些青史留名的先贤志士:文王拘于囚室而推演《周易》,仲尼困厄之时著作《春秋》,屈原放逐才赋《离骚》,左丘失明乃有《国语》,孙膑遭膑脚之刑后修兵法,吕不韦被贬蜀地才有《吕氏春秋》传世……这些名著,几乎都是贤士圣人受苦受难时的发愤之作。此时,要活着,要把《史记》写下去,不付出代价是断然行不通的!
司马迁最终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。大概武帝也有惜才之念,经司马迁泣泪痛陈,决定留其性命,令其继续修书,完成太史公的使命。自此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司马迁以残弱之身,进行着海纳百川式的收集、整理、摘记和写作。那样贯通千年的伟构,那样呕心沥血的书写,需要怎样的坚持才能继续啊!
司马迁在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中,给予孔子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的赞扬,而他也做到了。
4
那是汉武帝征和二年秋(前91年)的深夜,帝都长安万家灯火已然熄灭,能够并行八辆马车的中央大道已见不到人影。在靠近皇家内城东侧的公卿大臣府邸区,一个宽敞的四合院内,忽然爆发出一声呼吼:“大作已成,此乃千古之功啊!”
这是时年55岁的司马迁一生中最亢奋的呐喊。他把手中毛笔掷在竹席上,四望屋内堆高数尺的一摞摞竹简,不禁掩面长泣。
经十四年奋斗,司马迁完成了中国最伟大的史书《史记》(原称《太史公记》)。全书一百三十篇,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,包括十二本纪、三十世家、七十列传、十表、八书。从此《史记》成为中国史书的范本和定规,后来的二十三史都遵循它的分类和格式。
司马迁有一个女儿,嫁给当朝名臣杨敞。杨敞之子杨恽从小好学,把家藏的《史记》读了多遍。汉宣帝时,被封为平通侯的杨恽把《史记》呈献宫廷,从此天下人得以共读。北宋年间,司马光召集上百名学者,主持编纂300多万字的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,与《史记》并称为“史学双璧”。我猜想,他有这样的大策划,或许有与司马迁同姓,也偏得精神上一份激励的因素吧。
《史记》问世后,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和中华文化的发展成熟,鲁迅赞其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。古往今来,有关《史记》价值的著述汗牛充栋,这里,我只想说一个小小的感受:现今有大量成语,其实都是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的创造。天下第一、身先士卒、决胜千里、千门万户、为民请命、卧薪尝胆、完璧归赵、奇货可居、秋毫无犯、无可奈何、毛遂自荐、漏网之鱼、夜郎自大、决一雌雄、康庄大道、不足与谋、破釜沉舟、脱颖而出……走进韩城的司马迁展览馆,望着满墙挂着的“司马成语”,我不禁目瞪口呆!柳宗元曾夸赞《史记》:“浑然天成、滴水不漏,增一字不容;遣词造句,煞费苦心,减一字不能。”我想,倘若没有司马迁的这些伟创,国人还怎么写文章,学生还怎么写作文啊?
中国幸甚,中华民族幸甚,两千多年前就出了一个司马迁。先生那渊博的学识、高洁的品格、坚忍的毅力、伟大的创作成就,以及他身心遭受的难言创痛,在中国史上再无第二人。
哀哉司马迁,痛哉司马迁,伟哉司马迁!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