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京报贝壳财经讯(记者黄鑫宇)两年前,即2021年9月2日,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(即服贸会)视频致辞中宣布,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,深化新三板改革,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(即北交所),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。自此之后,不仅北交所每次改革措施出台,会引发关注;与此同时,市场和专业人士也对北交所的持续创新,充满期待。

北京市政协首场专题协商会日前召开。关于金融领域对外开放,市政协委员、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就建议,北交所拓宽上市企业来源,通过调整上市公司门槛、优化业务经营机制、提高服务水平等举措,提高北交所在全国范围内吸引优质企业的能力。同时也要赋予新三板企业自主选择权,企业可依据自身发展情况自主选择京沪深交易所转板上市。北交所还应增设国际板,吸引中概股回归以及境外优质企业来国内上市。

准确而言,在这次会议上,北京市政协委员和专家主要围绕“积极探索制度型开放实施路径,持续高标准推进‘两区’建设”进行充分协商。6月19日,北京市政协官方微信公众号对北京日报对此进行的报道,进行了转发。


(资料图片)

而金融创新正是“两区”建设适度型开放的重要一环。北京市政协委员和专家认为,北交所的设立,是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,也标志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又迈出了关键一步。

事实上,在2022年北京“两会”期间,就有市人大代表提出应立足北交所,“结合国家‘一带一路’倡议,在不断完善自身体制机制的基础上,努力吸引沿线国家乃至全球的创新型龙头优质企业,力争成为培育孵化世界级顶尖独角兽企业的资本市场新高地。”

例如,2022年1月5日,北京市人大代表、北京市工商联商会副会长马小兰就曾提交过这样一份建议。此外,在2023年的北京“两会”的小组讨论期间,记者注意到,亦有市人大代表就北交所设立国际板的可行性,现场发表看法。

毫无疑问,持续提高北交所吸引优质企业的能力、同时以通畅的直接融资渠道支持优质中小企业发展,成为北京市委员代表们对北交所关注的重点所在。

2022年金融街论坛后,北交所开始进入高质量扩容的新赛道。截至目前,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数量已达201家。2023年以来,北交所又相继落地融资融券、混合做市等创新业务;同时北证50指数样本股也在年内实现二调。

当前,北交所将全面推进交易所高质量建设聚焦在“改革”“服务”“生态”六字上,并于6月初落地旨在提升服务能力的“服务十八条”,以支持企业更好地对接资本市场。

两个多月后,即2023年9月2日,北交所将迎来设立两周年的纪念日。从过往的时间安排看,这个纪念日正值服贸会召开期间,北交所届时将会有哪些改革与创新措施出台,值得期待。

编辑 岳彩周

校对 柳宝庆

关键词: